1. <track id="pleri"><i id="pleri"></i></track>

        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新聞中心>媒體聚焦

        黃岡市推進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來源:長江日報 時間:2023-07-18

        黃岡市推進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建設都市圈協同發展重要功能區


        到2025年,城市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經濟總量超過35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日前,黃岡市出臺《黃岡市推進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清單化推進118個重點項目,在推進武漢都市圈城鄉協調、交通網絡、科技創新、產業協作、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對外開放等領域重點發力,加速主城崛起,加快全域振興,打造武漢都市圈協同發展重要功能區和全國革命老區綠色發展示范區。

        《方案》提出,全面提升黃岡主城發展能級,著力推進科技新城、商貿強城、文旅名城建設,打造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重要支撐和鄂東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推動沿江產業帶聯動發展,對接武漢新城和花湖機場,推進產業鏈創新融合,與鄂州、黃石差異化發展。用好大別山“紅色+”“綠色+”資源,培育大別山核心旅游品牌,推動大別山區域綠色發展。

        在交通互聯互通方面,加快推動《黃鄂黃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黃鄂黃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申報工作。加快建設干線鐵路,推進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京九高鐵阜陽至黃岡段等項目前期,謀劃武漢經羅田、英山至安慶鐵路。有序推進市域(郊)鐵路建設,重點推進武漢至黃岡市域(郊)鐵路、武漢新港江北鐵路市域化改造、鄂黃第三過江通道等項目規劃建設。加密武漢都市圈高速路網,加快建設燕磯長江大橋及接線、滬蓉高速紅安聯絡線、蘄太高速蘄春東段等重點項目。積極推進武漢至黃梅高速、英山至黃梅高速、麻陽高速北延線、滬渝高速黃黃段改擴建、福銀高速黃小段改擴建、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北段、滬蓉高速紅安聯絡線北延段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武漢新城經鄂黃第三過江通道至黃岡主城組團快速通道項目。

        實施科技創新協同,推動黃岡主城區與光谷緊密協同,高標準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黃岡功能區,打造光谷產業創新發展重要承載地。做強黃岡(光谷)離岸科創中心,爭取每年入駐企業研發中心20家、孵化企業10家,招引研發人員50人以上。謀劃建設科技新城,依托產業技術研究院、大學科技園等建立科技研發基地;依托東湖高新智能科技產業園、TCL黃岡智能制造產業園、融創新城等建立創新創業基地;依托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化工園等建立特色產業基地;依托蔡家潭、余家潭建立綜合性科技服務基地。引進光谷具有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企業,打造科技型企業“研發—孵化—加速—入園”全鏈條全周期成長體系。爭取每年引進省派科技副總5名、博士服務團5個、科技特派員5個、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5家。

        在產業協同方面,積極對接武漢新城,引入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產業等高科技、前瞻性產業。對接武漢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依托光谷科創大走廊,以黃岡科技新城、武穴市電子信息產業園、麻城光電子信息產業園、浠水光電子信息產業園重點聚焦芯、屏、光通信等細分賽道,打造光電子元器件及光通信配套材料產業基地。發展高端裝備產業,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智能船舶、窯爐四大板塊,積極創建“中國車谷”汽車配件生產基地、中部·湖北機器人產業基地、長江流域新能源船舶制造產業基地。建設新能源產業新城,依托大別山優質風、光、水、地熱資源,建設羅田平坦原、團風魏家沖、黃梅紫云山、蘄春花園等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推進風光水儲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加快羅田、麻城、英山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建設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對接東湖高新區,加深招商引資融合度,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實現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在黃岡落地轉化。做實中國光谷·紅安高新技術產業園,積極承接東湖高新區產業轉移及配套服務,加速黃岡與武漢都市圈內園區協同發展。

        在民生同保方面,提升社保服務便利化水平,優化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推進醫療資源互通共享,推動醫院檢驗結果互認、疑難雜癥遠程會診,共享優質醫療資源。積極開展教育交流合作,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视频大全1,国产911最新在线观看,一级黄片欧美中文,亚洲一区二区制服无码中文